關於濕疹

首頁 > 關於濕疹

關於濕疹

目前已知的濕疹有數種,其中以異位性皮膚炎(atopic dermatitis,簡稱AD) 最為常見。據統計,在香港差不多每五個人就有一個曾經患上濕疹1

患者一般會感到皮膚劇烈痕癢,並反覆出現乾燥或鱗狀皮疹(即濕疹性病變)。不健康的皮膚難以保留水分,當水分流失時會導致皮膚乾燥,令皮膚更容易受環境致敏原的刺激,增加過敏機會。 不同年齡人士都有可能患上異位性皮膚炎,但更常見於嬰兒及幼童,一般約在三至六個月大時開始病發,而一成至三成的患者病情會持續到成年。

濕疹成因

現時醫學界暫未能確定引致濕疹的原因,但家族性遺傳和環境因素卻會提高患上濕疹的風險。接觸濕疹患處並不會被傳染。以下為部份已知導致濕疹發作或惡化的觸發因素。

內分泌失調

如甲狀腺疾病,或女士於懷孕和月經期間,荷爾蒙水平發生變化,令濕疹變得嚴重

壓力及情緒

壓力大會影響免疫系統, 令病情加重

食物過敏原

如雞蛋、魚類、奶類、貝類、黃豆等

接觸的致敏原

塵蟎、花粉、寵物、衣物上的羊毛、人造纖維等

空氣中過敏原

如香菸煙霧、花粉廢氣較嚴重

刺激物

肥皂、洗護用品等、清潔劑、消毒劑

天氣及溫度

天氣炎熱、寒冷或乾燥,有可能誘發濕疹: 洗澡時過熱的水温或汗水也會導致皮膚變得敏感

濕疹發作時,皮膚會出現

痕癢及皮疹

痕癢和皮疹一般出現在患者的臉、頸、手、手肘、膝蓋及腳踝部位。

長水泡及出水

可能因破損受感染而發炎

傷口會因細菌感染而長水泡、流水、 膿腫及有異味

濕疹反覆發作,乾燥及鱗狀皮膚是異位性皮膚炎的主要特徵。患者皮膚會感到痕癢,令患者重複抓刮患處,可導致皮膚變厚、粗糙(苔蘚化)及褪色。另外,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色或棕灰色的斑塊,特別是在四肢、腳踝、手腕、頸部、上胸、眼瞼、手肘和膝蓋彎曲內側,亦會出現於嬰兒的臉部和頭皮部位。嚴重的濕疹更可觸發紅皮症,令患者全身皮膚紅腫、發炎、脫皮。

濕疹對病人的影響

影響儀容及社交

自信心下降
影響睡眠

影響正常學業、工作及生活

引起併發感染

影響儀容及社交

自信心下降
影響睡眠
引起併發感染

影響正常學業、工作及生活

濕疹的診斷和檢查

檢查患處

醫生會檢查皮膚患處,並按患者病歷來做出診斷

各項測試

醫生可能會建議以皮膚貼布測試、皮膚點刺、血液測試等來找出致敏原及排除其他皮膚疾病的可能性。

檢查患處

醫生會檢查皮膚患處,並按患者病歷來做出診斷

各項測試

醫生可能會建議以皮膚貼布測試、皮膚點刺、血液測試等來找出致敏原及排除其他皮膚疾病的可能性。

資料來源:

  1. 濕疹.香港過敏協會. Retrieved May 18, 2020, from https://www.allergyhk.org/?page_id=37